学院新闻
相关新闻Related News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廊职抗疫故事 | 点点萤火,汇成星河

时间:2022-03-21  来源:

冲锋在前,保障在后。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教工疫情防控组在学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科学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团结一心,克服困难,根据省疫情防控要求,认真制定教工防控工作相关方案,组织学院26个系部处室优秀人员,组建起一支精干的线上疫情信息报送和政策传达小分队,开始紧张而有序的工作。

“唯有堵住教工防疫的这条口子,学院才能安全有序运行,师生的生命健康才有保障!各位小组成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24小时随时待命,打起精神,严防死守,千方百计的确保学院零病例!”

按照学院党委的工作安排,教工疫情防控小组坚持“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工作原则,既着眼于学院与全市疫情防控的大格局,又落细落实,压实责任,专人专岗,稳扎稳打,积微成著。既坚持强化抗疫统计“力度”:专人专项负责疫情期间教职工数据统计工作,所有数据每天一更新、每天一上报,准确掌握学院全体教职工信息、健康状况、隔离情况,为学院疫情防控工作做好数据支撑和保障;也坚持彰显抗疫人文“温度”:落实落细网格化包联人制度,与包联人每日进行对接,关心被隔离、被封闭教职工境况,提供心理疏导服务,让教职工感受到学院党委领导下学院的人文情怀。


“不在校园,心在校园”。


劳资职称管理科副科长王晓丽,被封闭隔离在长征医院。她努力克服恐惧不安,既要照顾母亲,为母亲喂饭、换洗、擦身,还要安抚同屋隔离人员的情绪。面对家人和亲朋好友、同事的担忧,她总笑着说:“我没事,这里有吃有喝,也很安全,我们要相信党和政府,不信谣,不传谣!”医院的隔离间里五人一屋,灯光灰暗,没有床铺,没有书桌,更没有电脑。即使在简陋的医院隔离间里,她仍旧坚持参加会议,汇总表格,统计信息......没有电脑,她就趴在医院的床板上统计信息,灯光太暗,她就站在窗边迎着映照的灯火学习疫情防控制度。3月16日晚,王老师由长征医院被转到大厂的隔离点隔离,隔离地点的变化没有改变她的工作态度,她仍旧时常一边照顾母亲,一边安排工作,直到深夜,没有拖延过一次上报,没有过一句怨言,没有遗漏过一项工作。


“不在一线,胜似一线”。



工会事务科的侯雪英,为了能更加胜任负责的教职工核查统计工作,系统学习了疫情防控知识和相关文献文件,每日坚持与一线值守人员一起研究分析校园疫情的特点、重点、难点,细化落实学院疫情防控工作专班的工作安排。她时常说:“我要做好我负责的每一项工作,为校园抗疫多贡献一点,是一点!”平凡的她,没有站在一线,没办法面对面与学生交流,却对校园的情况了如指掌、对每一名教工的情况信手拈来,她用自己的细心和行动与全体师生共抗疫,共命运。


“我是党员,让我先上”。

根据市教育局通知要求,学院决定从各系部处室抽调部分教工参加全市疫情防控流调工作,人事调配科的邱亚新主动报了名,“咱们组有孕妇、有隔离人员、还有人孩子小,让我去吧!”要知道,邱老师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家里的孩子也不过十来岁。面对疫情,邱老师没有丝毫犹豫,她说:“愿用自己的细微努力守护自己的同事、保卫共同的城市。”平凡的她,没有干出经天纬地的大事件,没有响彻山河的豪言壮语,她用自己的担当和责任与全体师生共抗疫,共努力。


“抗疫面前,没有‘小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教工疫情防控组8名成员负责校园全体教职工疫情防控,应用网格化管理手段,结合多种信息化手段,针对全院教职工开展政策下达、健康状况监控、各类疫情数据统计工作。截至目前,排查全院教职工(含家属)14600人次。完成报送疫情接触、体温监测、假期出行、网格划分、出入境情况等各类疫情统计表格62批次,排查出疫情关联人员139名,转发各类省市疫情通告、上级疫情指令、学院各项通知共计73条,接咨询教职工电话,解答各类防疫问题2000余个,真正做到了全方位无死角,为学院疫情防控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左脚突然扭伤骨裂的申键、孩子尚在襁褓的刘田田、尚有身孕在身的李欣欣,都坚持时刻守在电脑旁、手机旁,电话协调、流调数据,筛查情况、统计摸排,时常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无人退缩,无人抱怨。小组的每一位成员,平凡的他们,自疫情暴发以来,全部坚持24小时在岗待命,每时每刻准备听从组织的召唤,没有白天黑夜,不分上班下班,在小组负责人的领导下,各司其职,有序运转,各自以微薄之力共同守护学院师生的生命健康。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25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备案号:冀ICP备14002776号-3  廊公备13100402000002/3